新闻资讯
AG体育范迪安评“自然建筑·朱锫”个展:穿越文化边界谋求诗意栖居
发布时间:2023-07-01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AG体育”个展在合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合美术馆主办,王明贤担任展览策展人,鲁虹为学术主持,展出建筑师朱锫的五件建筑作品:马家窑遗址博物馆与观景建筑、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华侨城艺术中心、紫晶国际会舍、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以及纪录片和部分出版物。这是朱锫在国内的首次个展,也是合美术馆所举办的首个建筑家个展。对于建筑家而言,这是一场“自然建筑”理念的视觉呈现,对于艺术领域,这场展览则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中建筑缺位的书写补充。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出席了展览开幕式,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以下为范迪安先生现场致辞:

  尊敬的黄立平馆长、鲁虹总监和各位嘉宾,尊敬的朱锫先生和建筑界、美术界各位同仁:

  盛夏时节,北方和南方同一样的热度,但是今天在合美术馆,我们能够享受到一份艺术的清凉。朱锫先生的建筑个展在合美术馆举办,我是十分的期待,也特别的向往。对于一个建筑家来说,举办一次个人展览,可能相比起美术界的同仁来说格外不易。这次在黄立平馆长的高度重视下,合美术馆很完美的实施了朱锫先生的个展AG体育,来自全国各地的一批建筑理论家和建筑家汇集武汉,就朱锫先生的建筑理念和实践展开了学术研讨。这既是朱锫先生的第一次个展,也是合美术馆举办的第一个建筑家的展览,因此它所形成的观赏的现场、所激发的学术思考,都具有超过了展览本身的意义。

  朱锫先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建筑家,许多年来,他坚持学理的思考和探究,更以大量的建筑实践体现出当代中国建筑家的文化思维、文化眼光和不懈的探索。他的许多作品这次得以集中展示,通过模型、手稿和影像构成高雅的学术氛围,特别富有艺术感染力。除了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我也是第一次看到他的这些代表性的作品,例如景德镇的紫晶国际会舍、大理的杨丽萍演艺中心以及马家窑博物馆等。在欣赏他的这些作品之际,特别是联系平时和他的交流,听他畅谈他对于建筑的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我每次都是受益良多。他经常谈到中国建筑的伟大传统有许多特征AG体育,而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建筑与自然的有机交融。他曾说到,就像我们在传统山水画的杰出经典中可以看到建筑的布局、坐落和呈现那样,中国古代的建筑正是与自然的有机交融,成为自然的有机部分,又丰富了自然的人文内涵,因此中国的建筑才从远古以来就体现了人类栖居的理想。当西方现代的哲人说到要谋求"诗意的栖居"的时候,中国的古代智慧已经使人们居住的场所和人们能够感知的自然有机结合起来。但是优秀的传统如何在当代得以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这却是一个新的学术课题。尤其是在我们改革开放之后,面向世界了解了西方建筑古往今来的发展历史,也吸收借鉴了许多国际建筑名家的理念和实践方式之后,怎么立足中国大地,怎样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建筑文化的传统在当代得以活化,也就是既激活传统又创新当代,朱锫先生在这方面可以说做了长期的研究和探索。

  在我看来,朱锫是一位很典型的穿越文化边界的建筑家,他从中国到美国及世界的许多地方开展交流,进行教学,形成项目的合作。但是他的建筑实践始终植根于中国的大地,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思想观念和文化精神在当代建筑中的表达,形成了基于自身文化传统的建筑理念。他提出的“自然建筑”这个理念,对我们今天在建筑领域复兴中国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正像黄立平馆长刚才说的,我们有许多属于实验性的、探索性的建筑实践,在今天需要变成更普惠式的、更广泛的属于建筑整体的一种前沿态势,朱锫先生在这方面为我们做了非常深刻的启示。

  依我的浅识,朱锫先生的建筑理念和实践具有三个重要特征:第一,他通过“自然建筑”在"自然”与“建筑”二者之间建立起有机的关联。自然是造化之物,建筑是人工造物,自然中的建筑与建筑所呈现的自然属性是朱锫先生长期探索的课题。他的每一个建筑作品,从构思设计到施工完成,都是自己深入特定的自然现场去寻求自然中的文化内涵的成果AG体育AG体育,形成二者内在的关联。与其说他的建筑是自然建筑,我觉得还可以说他是在创造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建筑。他始终注重研究特定的自然所蕴含的历史与人文内涵,同时也深入研究特定的地理条件、地貌生态乃至气侯、风向、光照等因素,挖掘出建筑在地的自然根源,因此,他的自然是一种尊重自然条件又超越了第一自然属性而具有人文内涵的自然,他的每一个作品在文化的肌理上和自然相融在一起,创造出历史与现实相连的记忆共享空间。

  第二,他的建筑是把功能和文化结合起来思考与探索的结晶。任何建筑都有特定的功能,如何使这些功能变成建筑语言,进而变成人们可以进入並在其中徜徉、感知和体验的文化空间,我觉得朱锫先生的每一件作品都给了我们一种崭新的而且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体验和感受,实现了建筑功能性和精神性的统一。我没有看过他所有的建筑,但是当我走进他的作品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北京798艺术区的CUBE美术馆这些空间里的时候,我真是非常惊叹,我们走进的空间既具有这个建筑所具备的特定功能,但是更像走进一幅展开的画面,感受到与周边环境、与本土文化基因相联系系的文脉,在空间的转换中感知到建筑作为一个自然生命体的内在逻辑和生长的肌理。他的作品就像一幅幅绘画长卷,既具有空间的连续性,还能够提供时间的感知。在这方面,朱锫先生把握住了不仅是建筑而且是整个中国文化的精髓,那就是在一个有限度的空间里展开了精神的居所。

  第三,朱锫先生非常注重建筑的"工法"。中国作为具有伟大建筑传统的国度,在历史上积淀了大量的营造工法。朱锫先生在提出"自然建筑"这个理念的同时,还落实到具体的建筑方法上和细节之中,从整体造型到内部结构,从空间的流转过渡到光影的变幻运用,他都做了精心的思考。一方面是"就地取材",挖掘运用本土本地的材料,另一方面还"就地取法",将本土本地建筑传统的匠作方法加以转化运用。这样一来,他的作品便不会重复自我,每一件作品都有独特的语法语式,有了更深的学理,让我们与建筑的触碰中感受到文化的温度。

  在这里,我不能更多的展开对朱锫先生建筑的理解,但是我想,透过他的这个个展,我们能够一起来思考中国建筑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中的"道法自然"、"师法造化"是我们熟悉的古训,顺应自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构建内在的和谐,对于当代建筑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理想,朱锫先生对中国当代建筑文化的重要贡献,使我们在分享他的作品之时能够形成更多的共识。

  我们正处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时间节点上,习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对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做了非常深刻的阐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重要的突出特征,中国建筑的优秀传统正是中华文明的视觉体现,今天如何更好的把这份传统与当代社会的发展、当代人对建筑的精神需求与实用需求相结合,这是一个巨大的课题。习在座谈会上特别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把朱锫先生的个展放在中国社会发展新的文化语境中,我们一定能够形成更大的共识,也能够使得中国的建筑在一种新的认识的推动下,朝向更加宽阔的前景。

  最后我想表示的是,朱锫先生在中央美术学院担任建筑学院院长以来,为建筑学院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和国际交流付出了巨大的心力。他邀约了国内外建筑界许多理论家、实践家汇集在中央美院,开展学术研究,形成思想碰撞,使中央美术学院设立建筑学科的文化意义与学术意义都得到了彰显。作为他多年的同事,我特别感谢他为央美建筑学科建设做出的贡献,使得央美培养的人才能够在一个更宽阔的文化眼界中来思考建筑的时代使命,能够用守正创新的实践构筑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崭新气象。

  朱锫,出生于北京,曾就读于清华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于2005年在北京创建朱铭建筑事务所,并创作了大量杰出的文化建筑实验性作品,这使他成为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他曾作为客座教授执教于美国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教授,美国耶鲁大学客座教授。因其在国际范围内对建筑艺术做出的突出贡献,他被授予美国建筑师协会(AlA)荣誉院士AG体育。他曾担任欧洲最重要的建筑奖“密斯凡德罗建筑奖”评委。

  朱锫的研究和实验性作品致力于当代建筑、艺术和文化领域。他不断探索将作品深深扎根于特定自然和文化的根源与革命性创新思维两者之间的关系。随着他的实验性教学和实践,他发展了自己的建筑哲学——”自然建筑”。“自然建筑”一方面是一种建造文化的诗学,另一方面,也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地域文化断裂”这两个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的回应。

  作品先后在世界知名美术馆、重要展览及大学中展出,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MoMA)、意大利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日本GA美术馆、法国蓬社艺术中心、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德国卡塞尔、德国德累斯顿国立美术馆、巴西圣保罗双年展、柏林Aedes建筑艺术馆个展、哈佛大学、罗马21世纪美术馆等。多件作品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法国莲杜艺术中心、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M+博物馆、美国卡内基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多次受邀参与国际知名大学建筑学院的系列讲座,如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剑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罗得岛设计学院、雪城大学、库珀联盟学院、南加州大学、南加州建筑学院、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塔里埃森建筑学院、奥克兰大学、清华大学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网络暴力、谣言和虚假有害信息举报)电话:监督及意见反馈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