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杜AG体育绝“丑”建筑 让城市更美
发布时间:2024-01-13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AG体育建筑,并不都是“凝固的音乐”,有的则因“丑”而成“网红”。无论是像“花棉被”的大剧院、像“美国白宫”的办公楼,还是以“福禄寿”三星为造型的酒店、以“铜钱”为造型的大厦,都让网友们直呼“辣眼睛”。而在吐槽的同时,人们也在思考:我们的城市需要什么样的建筑?建筑之美到底源于何处?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的《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严格限制建设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严禁建设“丑陋建筑”AG体育。

  2020年12月,第十一届“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结果揭晓,广州融创大剧院、吉林延边长白山长白天地度假酒店、重庆武隆飞天之吻、江苏南京蜂巢酒店、贵州兴义万峰湖吉隆堡酒店等入选。

  走在城市街头,各种各样的建筑会渐次映入眼帘,有的独具匠心、充满美感,有的形态怪诞、让人“不想再多看一眼”。但无论美丑,人们都无法对这些建筑视而不见。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教授张杰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一些人拿建筑自身去做“仿生”,比如建成“福禄寿”“螃蟹”等造型,或一味模仿国外的建筑,导致城市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丑陋建筑”。这些“丑陋建筑”会影响城市的美观,让人感到“不适”。这是“城市病”的一种体现。

  “城市建筑是有规则的。”张杰说,就城市设计而言,除了考虑生态、效率等方面外,还要考虑城市的视觉效果等因素。城市有街道,有广场,有主要建筑,即一些处在重要节点上的地标性建筑,也有大量普通的“肌理性”建筑。什么样的建筑处在什么样的位置,由城市来决定,而不是由个人或小群体决定。

  在张杰看来,如果一个建筑处于城市地标位置,其可通过一些适当突出的方式来表达,但如果其处在“肌理”位置,就应“自觉”充当一个平和、普通,而又高质量的“角色”。如果违背这个规律,建筑就会显得不合时宜。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刘玉军分析,一些建筑从业人员没有正确的审美观,追求“新、奇、怪”,或大而不当的建筑;不顾我国城市独有的地域、历史、文化特色,以西方建筑风格为荣,热衷于建设欧式、美式等“洋”建筑,导致建筑的体量、形式与城市周边环境不能协调一致,甚至格格不入。这也是缺少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同时,“丑陋建筑”也暴露出我国建筑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乱象,比如资源浪费、审批不严等。

  刘玉军认为,要反对不顾建筑自身客观规律建设怪异的、超尺度的、与当地文化不合的各类城市建筑。业主投资方、设计公司、政府、社会等各方都有责任按照新时期建筑方针开展城市建筑建设,某一方的缺失都容易导致“丑陋建筑”出现。

  今年五一假期,家住山东青岛的刘莹和家人一起到苏州游玩,一下车就迫不及待地去“打卡”了“网红景点”——苏州博物馆。“整个建筑真是太美了,就像一幅‘水墨画’,线条和色彩简明到了极致,清爽利落AG体育,层次丰富,小桥流水、黛瓦白墙,将苏州的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刘莹说AG体育。

  今年4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上海中心大厦、杭州市未来科技城第一小学等61个建筑获得“2020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涵盖住宅、办公、医院、学校、商业综合体、展览馆、机场等主要建筑类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司长田国民介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目前基本形成目标清晰、政策配套、标准完善、管理到位的推进体系,到2022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将达到70%。

  “要坚持绿色、可持续的原则,树立节约观念。”张杰说,建筑设计应以“绿色”作为底线,强调全生命周期的“绿色”,无论是建造,还是运营维护,都要体现绿色理念。城市里多数的建筑应该是朴素的、高质量的,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无论是城市,还是建筑,都不应过度设计、以造型博人眼球。同时,要发扬工匠精神,提高建筑质量,这也是解决相关城市问题的一个重要基础。

  张杰认为,要充分强调城市建筑的公共属性。通过规范合理的城市设计,使地标性建筑得到充分表达,使普通建筑“平和”而又高质量,让地标性建筑和普通建筑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让城市变得更加友好。

  “要规范建筑的评价程序,严格进行程序把关。”张杰说,公众、专家、决策者、使用者、评审机构等应合理地介入建筑评价环节,尽可能鼓励优秀建筑,引导专业人员、市场和社会注重建筑的经济因素、环保因素等,避免为了成为“网红”而一味追求形式。在探索建筑之美的过程中,要尊重科学,尊重技术理性,尊重客观规律,不能无视技术、材料而进行“臆造”。

  刘玉军表示,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体现所处城市的文化及特色,也要充分体现建筑自身的特色与功能。要把建筑和周边环境要素统一考量,使其相辅相成,共同传递城市文化,形成城市独有的特色风貌。各地要以发展、生态、低碳环保的理念进行城市及建筑建设,避免出现各类“城市病”。

  专家称,近年来,赤裸裸“崇洋”“拜金”式建筑逐渐减少,但出现了一些以简单粗暴或粗俗的方式表达传统文化的建筑。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建设时间“高速化”、摩天大楼“密集化”、文化地标“网红化”等成为不少新建筑的建设标准,一些二三线甚至四五线城市也沦为“丑陋建筑”重灾区。

  无论是有着600多年历史、庄严恢宏的北京故宫,有着十七孔桥“金光穿洞”壮丽场景的颐和园,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拔地而起的地标建筑,都有着时代和文化的烙印。

  张杰介绍,传统建筑蕴含着各种文化因素,体现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或美学观。比如,我国传统建筑中的宫殿,就意味着尊严的地位。由于受材料等制约,传统建筑往往是靠抽象表达,让文化具象化,即通过一些朴素的、受技术和材料约束的抽象形体,以及空间序列来表达天、龙等某种意象。

  同时,传统建筑一般也会进行装饰,比如古建筑上有“走兽”等装饰,但这些装饰都是在不影响建筑结构的前提下附加上去的。

  “传统建筑从来不用建筑自身来模仿某种东西AG体育,我们找不到任何一个古建筑或古建筑群是‘仿生’的。”张杰说,从建筑文化角度来讲,“丑陋建筑”显然是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一种扭曲。在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运用空间来表达文化,而不是以造型表达文化。

  张杰表示,建筑要有文化自信。我们有着丰富的历史、民族文化,以及地形地貌、自然景观,建筑受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活习俗制约,也带有极其鲜明的地域特征。要充分尊重历史,尊重地方传统和环境。各地应充分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把当地的历史、地理等资料做成数据库,为城市和建筑设计者提供参考。

  此外,建筑要以人为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也不同。建筑不能违背人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不能以“上帝视角”进行设计,要充分考虑、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专家称,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审美在进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与期待也在升级,建筑要与时俱进,既要承载文化和记忆,又要面向未来,不断进行创新,让城市更美好,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俞孔坚:错误的决策往往来源于对文明的误解与畸形的审美观。我们需要审美教育和权力制约,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和水平,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从而避免出现“丑陋建筑”。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周榕:从社会性角度看来,一座建筑“丑陋”与否,显然不是单纯的审美判断,而首先取决于它是否与社会主体民意相抵触、是否能获得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我们拒绝“丑陋建筑”,拒绝的其实是预埋其中的“贪大媚洋、崇权炫富、猎奇求怪、粗制滥造”的社会价值观。

  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专家王明贤:我们开始更多地从城市的角度来考虑建筑的问题。让建筑回归自然,杜绝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做法,是疫情之后人们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建筑评论家顾孟潮:建筑是城市的局部,和城市血脉相连。一个建筑位置选得不当,就会影响今后的城市生活、城市生态。因此,要有整体观。目前,有不少建筑与周围的环境不和谐。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吴琳:中国人的美学价值观讲究“持中守正”,尊重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和谐。城市建筑要重视传统文化,要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避免出现“畸形的美”AG体育,真正体现科学、生态、宜居,实现高质量城市化。

  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齐骥:“十四五”时期,如何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低碳发展是摆在建筑行业面前的重要议题。要大力推广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建筑,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