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体育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复兴号高铁驶上世界屋脊AG体育、特高压输电工程跨越千山万水……一座座地标建筑拔地而起,一项项“高大难新”工程接踵落地,一个个工程建设奇迹惊艳世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建筑业发展,5000余万建设者深入贯彻“创新AG体育、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中国建造”品牌在创新发展中迎来腾飞蝶变。
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习强调:这一年,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这是对我国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的自豪,也是对建筑业持续发挥支柱产业作用,在新征程上继续担当新使命,打造“中国建造”品牌,加快迈向“建造强国”的期待和鼓励。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2019年9月25日,“共和国超级工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如期通航。在投运仪式上,习强调:“大兴国际机场能够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就完成预定的建设任务,顺利投入运营,充分展现了中国工程建筑的雄厚实力,充分体现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充分体现了中国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机场的建设,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展现了工程建造雄厚实力,是对建筑业创新发展成就的一次全面检验。建筑业“铁军”硬核担当、使命必达的奋斗精神、工匠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建筑业能够“办大事”的形象进一步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筑业的发展,倾注了党中央、国务院的热情关怀和期望。尤其是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建筑业改革作出顶层设计,打造“中国建造”品牌,全行业转型升级有了根本遵循。建筑业改革步履铿锵,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支柱产业作用进一步发挥。
先导优势增加,带动关联行业发展。十年间,建筑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日趋优化、技术显著提高、实力明显提升。一方面,作为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建筑业产值规模屡创新高,10年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年均增长8.8%,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保持在6.85%以上;另一方面,发挥关联性、带动性较强和辐射影响力较大的优势,带动钢铁、水泥、电梯、房地产、交通基础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等50多个行业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发展基础夯实,筑牢稳增长“压舱石”。十年间,建筑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迎来爆发期,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2021年,建筑业总产值创历史新高29.3万亿元,是2012年的2.14倍;建筑业增加值80138亿元,是2012年的2.26倍;2020年,建筑业企业缴纳税金总额6968.83亿元,比2012年增长58.8%。
富民效应释放,守住稳就业“基本盘”。十年间,行业就业人数持续增长AG体育。2021年,建筑业从业人数5282.94万人,较2012年增加1015.7万人;建筑业从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达7.1%,较2012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成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
一个个工程项目的奠基,寄托着百姓建设美好家园的期待;一个个精品工程的矗立,铭刻着建筑业创新发展历程。新时代,“中国建造”肩负着新使命,正在党和国家绘就的宏伟蓝图上,书写更加精彩的时代华章。
2018年10月23日,伶仃洋上AG体育,烟波浩渺,“中国名片”“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的巅峰之作”——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
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上,习在会见大桥管理施工人员代表时强调:你们参与了大桥的设计、建设、运维,发挥聪明才智,克服了许多世界级难题,集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我为你们的成就感到自豪。他指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AG体育,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非常了不起”的赞誉,是对港珠澳大桥建设克服世界级难题、创下世界之最的肯定。其背后,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筑业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创新、矢志转型,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的锲而不舍、孜孜以求。
“自上而下”改革见实效,高质量发展图景显现。以《意见》为指导,建筑业系统性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标准体系日趋完善,引领性作用不断显现;统一开放市场逐步形成,承包履约管理持续加强,工程价款结算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环境持续优化;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速度加快,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开展工程质量专项治理行动,工程建设质量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工程总承包加快落地,全过程工程咨询掀起热潮,工程建设组织模式持续完善;“走出去”发展成果卓著,“基建狂魔”享誉全球;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行业迈上高质量发展新路。
发展方式转变,内涵集约式发展新路开启。十年间,建筑业大力发展以绿色化、工业化、数字化为代表的新型建造方式,推动“中国建造”优化升级。自2016年以来,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稳步推进;截至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建绿色建筑占比超90%;一批自主创新软件崛起,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建筑业从传统作坊时代跨入建筑工业化时代,正在向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新时代迈进。
创新驱动取得新进展,转型升级迎来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筑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技术创新引领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打通了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发展通道。以国产盾构机为代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居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施工设备成为“大国重器”;以上海中心大厦为代表,一系列采用世界最先进技术建设的工程项目成为新地标,彰显了“中国建造”的实力。
建筑业气象万千,映照出“大国崛起”的时代风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中,建筑业将继续“勇创世界一流”,以更加“了不起”的成就,持续擦亮“中国建造”品牌。
实体兴,国家强。习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他强调:“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作为实体经济主体之一,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加快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牢记习殷切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建筑业提质增效,从“建造大国”迈向“建造强国”的步伐稳健有力。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各地全流程审批事项压减近30%,全流程审批时间压减至120个工作日以内,审批“一张蓝图”“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套机制”成为常态。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有施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近13万家,较2012年年初增加5.9万余家。
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资质改革全面落地,593项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压减至245项,压减幅度59%,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2021年末,全国建筑业企业资产总计达到31.0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77倍,2013~2021年年均增长12.0%。2021年,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65.7万亿元,是2012年的2.66倍,2013~2021年年均增长11.5%。
市场环境持续向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不断健全,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招标投标法规制度进一步健全,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建筑大军完成了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基础建设工程,确保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交通路网建设继续提速、信息和能源等设施建设迈上更高台阶,改变了城乡面貌,极大地改善了百姓住房、出行、通信等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筑业着力开展城市地上地下设施、海绵城市建设,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城乡园林绿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卫生设施建设,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住房建设规模跃上新台阶。2021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57.55亿平方米,比2012年增长59.7%;2013~2021年,全国累计竣工住宅面积246.95亿平方米,人民群众居住条件显著改善,百姓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创新发展风正劲,千帆竞发势如虹。非凡十年,建筑业活力四射,展现出勃勃生机。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就,折射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诠释了工程建设领域“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彰显了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中国建造”必将交出更为精彩的答卷。
近日,河北省通报2023年度全省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管理工作情况。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对标对表的指示要求,持续认真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署的“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全省城管执法队伍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将“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列为本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该市已累计完成227座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超额完成全年改造200座的计划任务量,并实现在每个区打造一座样板公厕的改造任务。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指导下,浙江省于2016年开始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2020年接续开展美丽城镇建设,2023年深化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通过多年努力,全省小城镇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城市管理局立足党建引领,主动作为,突出“大爱龙岩”主题,定位龙岩中心城区“首善之区”,以提升人居环境为抓手,高位谋划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区(街)创建工作。
夯实基础 深化改革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计量收费 提升行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北京市城管委做好非居民厨余垃圾管理工作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