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AG体育讲古建筑、出科普书、探访历史街区—— 建筑遗产科普蹚出创业新路
发布时间:2023-09-20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AG体育来源标题:讲古建筑、出科普书、探访历史街区—— 建筑遗产科普蹚出创业新路

  从运营一个科普建筑知识的公众号,到建立一支专业系统的教研队伍,经过6年发展,“遗介”已成为业内知名的建筑文化遗产科教品牌。

  “我们就是一群做文化遗产保护的年轻人。”品牌主理人骆凯介绍,团队主要由国内知名高校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专业的大学生组成,大家既编写科普文章、出版科普图书,也开办科普课堂、组织研学活动,不断探索新方向。“做文化遗产科普教育,注定不是一份能赚大钱的事业。”在他们看来,能够推动公众自发地保护文化遗产,才是遗产保护的理想状态。

  “我对北京历史街区最初的认识就是在大栅栏。”骆凯回忆,2017年,他读研时跟着导师一起,在大栅栏举办了一场国际设计周上的展览。“为了办展,我们把大栅栏每个四合院都走了一遍,发现很多居民虽然住在文物或历史建筑里,但并不知道建筑的价值所在。”

  自上而下的文化遗产保护难免有滞后性,能否从源头上让更多居民知晓文化遗产的价值?怀着这样的初衷,骆凯开始对科普产生兴趣。

  2017年7月14日,骆凯正式注册了公众号,命名为“遗介”,顾名思义,就是建筑遗产文化的传播与介绍。第一篇文章《颐和园的秘密》也同步推送。刚开始,骆凯身边的师生都不太理解这一举动,对于专业人士来讲,这样的文章没有太深的学术性,也不赚钱,却要占用不少精力。骆凯没多想,每周推送一篇,坚持着往下做。

  一年后,四五位同学逐渐被吸引来,初创团队成立。大家走到一起的出发点,就是都喜欢建筑遗产文化,并有一种保护传承的使命感。“我记得最长的一次会开了13个小时。”骆凯说,当时他们为了一篇文章、一个封面,动辄讨论大半天,但从没觉得累。“我们想成为一座桥梁,把专业人士和大众连在一起,为普通人讲述身边的建筑遗产和价值AG体育。”

  “遗介”的科普文章有鲜明的风格,那就是以生动直接的古建筑拆解动图,来解读专业知识。以古建筑屋顶为例,很多人在故宫、雍和宫等古迹游览时,难以区分庑殿顶、歇山顶和悬山顶,但看过他们绘制的动图后,不同屋顶样式的特点一目了然。如今,“遗介”推送的科普文章,经转载后阅读量屡次达到10万以上。

  公众号的知名度逐渐打响,他们开始将目光投向线下。“线上科普还是有局限,如果能通过少儿的传播,让遗产保护理念走进更多家庭,就能进一步形成全民保护的氛围。对团队成员来讲,也能带来一定的收入。”骆凯说。

  他们尝试与教育机构合作,在西城区三义里小学开设了为期一年的遗产保护课;他们参与研发与北大附小合作的古建筑模型课,并参与指导孩子们获得全国小学生模型大赛一等奖线下课程从学校向文化馆、博物馆不断延伸,内容越来越丰富。

  “刚开始我们做线下活动也出现过很多问题,孩子们反映听不懂,也不愿意听,太专业了。但如果只追求好玩,那也没什么价值。”骆凯介绍,后来在校生团队被划分出多个组别,有的撰写科普文章,有的做室内教育,有的做户外研学,大家各司其职,做深做细。“现在,两个小时的古建筑课结束后,孩子们还是兴致很高,不愿意离开,这是我们最有成就感的事。”

  目前,“遗介”品牌有了分支“遗介科教”,专注于公众教育。骆凯说,创业期间,团队成员进进出出,大家也曾有过分歧,但他依然坚持用市场化的手段,把文化遗产教育向前推进。“如果市场化可行的话,即使出现一些模仿者,最终也会推动中国的遗产教育进一步发展。”

  100本签名版图书一夜售罄2021年,“遗介”出版科普图书《古建奇谈打开古建筑》,不仅受到建筑文化爱好者的欢迎,还获评年度十大科普作品的奖项。

  “从2018年开始,就有粉丝问我们能不能出一本古建筑科普的书。我们自己也希望能拿出一项阶段性的成果。”骆凯介绍,为了力求知识点准确,保证图片的可读性,他们翻阅了百余册学术著作及考古报告,走访了10余个博物馆和20余个历史文化名城,一写就是3年。记者看到,书中不仅整理了古建起源、城池、宫殿等八大章古建筑知识,还用专门的章节介绍古桥、古塔、斗拱、石窟、走兽等读者熟悉却又难懂的小知识点,深入浅出,富有趣味。

  今年3月,在由中国科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典赞2022科普中国”颁奖典礼上,该书获评年度十大科普作品。

  从一名在校生到一位创业者,与身边的同龄人相比,骆凯的状态显得更加沉稳。“确实是起早贪黑,几乎就没有凌晨1点前睡过觉。”骆凯说,刚开始可能是因为一篇科普文章折腾一个晚上;后来团队壮大,又要学习管理知识、协调人际关系;拓展教育方向后,还要研读教育心理学虽然前路未明,但他的精神始终亢奋,因为认可这份事业的意义,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骆凯说AG体育,身边很多人都在说“躺平”,但他不想躺平,当别人躺平的时候他更要抓紧往前跑,因为创业就是一场细水长流的付出。明年,他计划继续“招兵买马”,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路前行。

  从运营一个科普建筑知识的公众号,到建立一支专业系统的教研队伍,经过6年发展,“遗介”已成为业内知名的建筑文化遗产科教品牌。

  “我们就是一群做文化遗产保护的年轻人。”品牌主理人骆凯介绍,团队主要由国内知名高校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专业的大学生组成,大家既编写科普文章、出版科普图书,也开办科普课堂、组织研学活动,不断探索新方向。“做文化遗产科普教育,注定不是一份能赚大钱的事业。”在他们看来,能够推动公众自发地保护文化遗产,才是遗产保护的理想状态。

  “我对北京历史街区最初的认识就是在大栅栏。”骆凯回忆,2017年,他读研时跟着导师一起,在大栅栏举办了一场国际设计周上的展览。“为了办展,我们把大栅栏每个四合院都走了一遍,发现很多居民虽然住在文物或历史建筑里,但并不知道建筑的价值所在。”

  自上而下的文化遗产保护难免有滞后性,能否从源头上让更多居民知晓文化遗产的价值?怀着这样的初衷,骆凯开始对科普产生兴趣AG体育。

  2017年7月14日,骆凯正式注册了公众号,命名为“遗介”,顾名思义,就是建筑遗产文化的传播与介绍。第一篇文章《颐和园的秘密》也同步推送。刚开始,骆凯身边的师生都不太理解这一举动,对于专业人士来讲,这样的文章没有太深的学术性,也不赚钱,却要占用不少精力。骆凯没多想,每周推送一篇,坚持着往下做。

  一年后,四五位同学逐渐被吸引来,初创团队成立。大家走到一起的出发点,就是都喜欢建筑遗产文化,并有一种保护传承的使命感。“我记得最长的一次会开了13个小时。”骆凯说,当时他们为了一篇文章、一个封面,动辄讨论大半天,但从没觉得累。“我们想成为一座桥梁,把专业人士和大众连在一起,为普通人讲述身边的建筑遗产和价值。”

  “遗介”的科普文章有鲜明的风格,那就是以生动直接的古建筑拆解动图,来解读专业知识。以古建筑屋顶为例,很多人在故宫、雍和宫等古迹游览时,难以区分庑殿顶、歇山顶和悬山顶,但看过他们绘制的动图后,不同屋顶样式的特点一目了然。如今,“遗介”推送的科普文章,经转载后阅读量屡次达到10万以上。

  公众号的知名度逐渐打响,他们开始将目光投向线下。“线上科普还是有局限,如果能通过少儿的传播,让遗产保护理念走进更多家庭,就能进一步形成全民保护的氛围。对团队成员来讲,也能带来一定的收入。”骆凯说。

  他们尝试与教育机构合作,在西城区三义里小学开设了为期一年的遗产保护课;他们参与研发与北大附小合作的古建筑模型课,并参与指导孩子们获得全国小学生模型大赛一等奖线下课程从学校向文化馆、博物馆不断延伸,内容越来越丰富。

  “刚开始我们做线下活动也出现过很多问题,孩子们反映听不懂,也不愿意听,太专业了。但如果只追求好玩,那也没什么价值。”骆凯介绍,后来在校生团队被划分出多个组别,有的撰写科普文章,有的做室内教育,有的做户外研学,大家各司其职,做深做细。“现在,两个小时的古建筑课结束后,孩子们还是兴致很高,不愿意离开,这是我们最有成就感的事。”

  目前,“遗介”品牌有了分支“遗介科教”,专注于公众教育AG体育。骆凯说,创业期间,团队成员进进出出,大家也曾有过分歧,但他依然坚持用市场化的手段,把文化遗产教育向前推进。“如果市场化可行的话,即使出现一些模仿者,最终也会推动中国的遗产教育进一步发展。”

  100本签名版图书一夜售罄2021年,“遗介”出版科普图书《古建奇谈打开古建筑》,不仅受到建筑文化爱好者的欢迎,还获评年度十大科普作品的奖项。

  “从2018年开始,就有粉丝问我们能不能出一本古建筑科普的书。我们自己也希望能拿出一项阶段性的成果。”骆凯介绍AG体育,为了力求知识点准确,保证图片的可读性,他们翻阅了百余册学术著作及考古报告,走访了10余个博物馆和20余个历史文化名城,一写就是3年。记者看到,书中不仅整理了古建起源、城池、宫殿等八大章古建筑知识,还用专门的章节介绍古桥、古塔、斗拱、石窟、走兽等读者熟悉却又难懂的小知识点,深入浅出,富有趣味。

  今年3月,在由中国科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典赞2022科普中国”颁奖典礼上,该书获评年度十大科普作品。

  从一名在校生到一位创业者,与身边的同龄人相比,骆凯的状态显得更加沉稳。“确实是起早贪黑,几乎就没有凌晨1点前睡过觉。”骆凯说,刚开始可能是因为一篇科普文章折腾一个晚上;后来团队壮大,又要学习管理知识、协调人际关系;拓展教育方向后,还要研读教育心理学虽然前路未明,但他的精神始终亢奋,因为认可这份事业的意义,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骆凯说,身边很多人都在说“躺平”,但他不想躺平,当别人躺平的时候他更要抓紧往前跑,因为创业就是一场细水长流的付出。明年,他计划继续“招兵买马”,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路前行。